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辨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加书签

罗贯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平凡文学pf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却说东吴陆逊自退魏兵之后,吴王拜逊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自此军权皆归于逊。张昭、顾雍启奏吴王,请自改元。权从之,遂改为黄武元年。忽报魏

主遣使至,权召入。使命陈说:“蜀前使人求救于魏,魏一时不明,故发兵应之;今已大悔,欲起四路兵取川,东吴可来接应。若得蜀土,各分一半。”

权闻言,不能决,乃问于张昭、顾雍等。昭曰:“陆伯言极有高见,可问之。”权即召陆逊。逊至,奏曰:“曹丕坐镇中原,急不可图;今若不从,必为仇矣。

臣料魏与吴皆无诸葛亮之敌手。今且勉强应允,整军预备,只探听四路如何。若四路兵胜,川中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救,主上则发兵以应之,先取成都,此为上

策;如四路兵败,别作商议。”权从之,乃谓魏使曰:“军需未办,择日便当起程。”使者拜辞而去。权令人探得西番兵出西平关,见了马超,不战自退;南蛮孟获

起兵攻四郡,皆被魏延用疑兵计杀退回洞去了;上庸孟达兵至半路,忽然染病不能行;曹真兵出阳平关,赵子龙拒住各处险道;果然一将守关,万夫莫开。曹真屯兵

于斜谷道,不能取胜而回。

孙权知了此信,乃谓文武曰:“陆伯言真神算也。孤若妄动,又结怨于西蜀矣。”忽报西蜀遣邓芝到。张昭曰:“此又是诸葛亮退兵之计,遣邓芝为说客也。”

权曰:“当何以答之?”昭曰:“先于殿前立一大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烧。待其油沸,可选身长面大武士一千人,各执刀在手,从宫门前直排至殿上,却唤芝入

见。休等此人开言下说词,责以郦食其说齐故事,效此例烹之,看其人如何对答。”

权从其言,遂立油鼎,命武士立于左右,各执军器,召邓芝入。芝整衣冠而入。行至宫门前,只见两行武士,威风凛凛,各持钢刀、大斧、长剑、短戟,直列至

殿上。芝晓其意,并无惧色,昂然而行。至殿前,又见鼎镬内热油正沸。左右武士以目视之,芝但微微而笑。近臣引至帘前,邓芝长揖不拜。权令卷起珠帘,大喝

曰:“何不拜!”芝昂然而答曰:“上国天使,不拜小邦之主。”权大怒曰:“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郦生说齐乎?可速入油鼎!”芝大笑曰:“人皆言东吴

多贤,谁想惧一儒生!”权转怒曰:“孤何惧尔一匹夫耶?”芝曰:“即不惧邓伯苗,何愁来说汝等也?”权曰:“尔欲为诸葛亮作说客,来说孤绝魏向蜀,是

否?”芝曰:“吾乃蜀中一儒生,特为吴国利害而来。乃设兵陈鼎,以拒一使,何其局量之不能容物耶?”

权闻言惶愧,即叱退武士,命芝上殿,赐坐而问曰:“吴魏之利害若何?愿先生教我。”芝曰:“大王欲与蜀和,还是欲与魏和?”权曰:“孤正欲与蜀主讲

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全始全终耳。”芝曰:“大王乃命世之英豪,诸葛亮亦一时之俊杰;蜀有山川之险,吴有三江之固;若二国连和,共为唇齿,进则可以

兼吞天下,退则可以鼎足而立。今大王若委贽称臣于魏,魏必望大王朝觐,求太子以为内侍;如其不从,则兴兵夹攻,蜀亦顺流而进取,如此则江南之地,不复为大

王有矣。若大王以愚言为不然,愚将就死于大王之前,以绝说客之名也。”言讫,撩衣下殿,望油鼎中便跳。权急命止之,请入后殿,以上宾之礼相待。权曰:“先

生之言,正合孤意。孤今欲与蜀主连和,先生肯为我介绍乎?”芝曰:“适欲烹小臣者,乃大王也;今欲使小臣者,亦大王也;大王犹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

人?”权曰:“孤意已决,先生勿疑。”

于是吴王留住邓芝,集多官问曰:“孤掌江南八十一州,更有荆、楚之地,反不如西蜀偏僻之处也:蜀有邓芝,不辱其主;吴并无一人入蜀,以达孤意。”忽一

人出班奏曰:“臣愿为使。”众视之,乃吴郡吴人,姓张,名温,字惠恕,现为中郎将。权曰:“恐卿到蜀见诸葛亮,不能达孤之情。”温曰:“孔明亦人耳,臣何

畏彼哉?”权大喜,重赏张温,使同邓芝入川通好。

却说孔明自邓芝去后,奏后主曰:“邓芝此去,其事必成。吴地多贤,定有人来答礼。陛下当礼貌之,令彼回吴,以通盟好。吴若通和,魏必不敢加兵于蜀矣。吴魏宁靖,臣当征南,平定蛮方,然后图魏。魏削则东吴亦不能久存,可以复一统之基业也。”后主然之。

忽报东吴遣张温与邓芝入川答礼。后主聚文武于丹墀,令邓芝、张温入。温自以为得志,昂然上殿,见后主施礼。后主赐锦墩,坐于殿左,设御宴待之。后主但

敬礼而已。宴罢,百官送张温到馆舍。次日,孔明设宴相待。孔明谓张温曰:“先帝在日,与吴不睦。今已晏驾。当今主上,深慕吴王,欲捐旧忿,永结盟好,拚力

破魏。望大夫善言回奏。”张温领诺。酒至半酣,张温喜笑自若,颇有傲慢之意。

次日,后主将金帛赐与张温,设宴于城南邮亭之上,命众官相送。孔明殷懃劝酒。正饮酒间,忽一人乘醉而入,昂然长揖,入席就坐。温怪之,乃问孔明曰:

“此何人也?”孔明答曰:“姓秦,名宓,字子敕;现为益州学士。”温笑曰:“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曾学事否?”宓正色而言曰:“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

况于我?”温曰:“且说公何所学?”宓对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u诸子百家/u,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温笑曰:“公既出大

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宓曰:“有头。”温曰:“头在何方?”宓曰:“在西方。u诗/u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温又问:“天有耳

乎?”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温又问:“天有足乎?”宓曰:“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

温又问:“天有姓乎?”宓曰:“岂得无姓!”温曰:“何姓?”宓答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宓曰:“天子姓刘,以故知之。”温又问曰:“日生于

东乎?”宓对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此时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满座皆惊。张温无语。宓乃问曰:“先生东吴名士,既以天事下问,必能深明天之理。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而为

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至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既轻清而上浮,何以倾其西北乎?又未知轻清之外,还有何物?愿

先生教我。”张温无言可对,乃避席而谢曰:“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仆顿开茅塞。”孔明恐温羞愧,故以善言解之曰:“席间问难,皆戏谈耳。足下深

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温拜谢。孔明又令邓芝入吴答礼,就与张温同行。张、邓二人拜辞孔明,望东吴而来。

却说吴王见张温入蜀未还,乃聚文武商议。忽近臣奏曰:“蜀遣邓芝同张温入国答礼。”权召入。张温拜于殿前,备称后主、孔明之德,愿求永结盟好,特遣邓

尚书又来答礼。权大喜,乃设宴待之。权问邓芝曰:“若吴蜀二国同心灭魏,得天下太平,二主分治,岂不乐乎?”芝答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如灭魏之

后,未识天命所归何人。但为君者,各修其德;为臣者,各尽其忠;则战争方息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如是耶!”遂厚赠邓芝还蜀。自此吴蜀通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三国演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平凡文学只为原作者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罗贯中并收藏《三国演义》最新章节。
末日生存安全屋
末日生存安全屋

简介:经历连续加班后老板依然深夜夺命call,和房东一年内再次通知涨租的打工人郁思宜,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从此不再当打工牛马。一觉睡醒,梦想成真。她和其他人一起被拉......

胖哒鱼 连载 3万字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陈莫白,仙门高三学子,正在努力复习准备考取大道院,本来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也就是筑基成功,直到他能穿越到另外一个修仙世界,然后,梦想就变了……

纯九莲宝灯 连载 807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如满月 全本 8万字

破云2吞海
破云2吞海

那些窥探的触角隐藏在互联网浪潮中,无处不在,生生不息,正逐渐将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淹没至顶。“深渊中隐藏着庞大、复杂、根深蒂固的犯罪网,‘马里亚纳海沟’远比警方所知的更加深邃,却又近在你我身后——”津海市公安局新来的吴雩温和懦弱、寡言少语,对来自严厉上司的刁难毫不在意,只想做个按时领工资混饭吃的背景板。没人知道这个年轻人有一颗被毒枭重金悬赏的项上头颅,和曾经深渊屠龙的少年肝胆。现代都市刑侦,作风冷淡

淮上 连载 139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米饭的米 连载 761万字

三遂平妖传
三遂平妖传

《三遂平妖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可谓神魔小说这一影响巨大的小说流派的先声。作者为罗贯中。小说讲述的中心事件,是宋代的王则起义,罗贯中根据历史事实的民间传说、以及市井流传的话本进行整理,编成《三遂平妖传》。到了万历年间,著名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从长安城购得罗贯中的二十回本,亲自改编增补,广泛吸收民间的妖异故事,以丰富小说的内容,编成《新平妖传》。此书目前非常少见,国内只有一部,藏于北京

罗贯中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平凡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平凡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30 15: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