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客氏恼怒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平凡文学】地址:pfwx.cc

“尚书大人、这是司礼监传来的圣旨、您过目。”

深夜、文华殿中,当年过半百的李汝华还在处理户部的大小事宜时,两份圣旨放到了他的案头。

李汝华听到是圣旨,抬头瞥了一眼。

只见这两份圣旨的规格并不隆重,只是普通白绫书写,也没有一些华丽的轴,想来事情并不重大。

李汝华性格刚硬,对朝野上下诸多官吏的不作为十分痛恨。

他年纪已经不小了,今年足有七十岁了,对于朝野上下的颓靡之气,已经有心无力。

他准备熬过今年,在明年辞官回乡。

不过在其位谋其政,他还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一天,就要做好一天的事情。

想着、他先打开了第一封圣旨,而其中的内容,他看了看、觉得要求并不过分。

坐在他不远处的一名户部侍郎揉了揉太阳穴,见李汝华看着圣旨,不由问道:

“茂夫兄,怎么了?万岁的旨意有什么不妥吗?”

“倒不是……”李汝华摇了摇头,对其解释道:

“万岁想要将昌平燕山脚下一带的荒地拨给御马监,那些田地荒废而无人耕种,我记得数量不少,你叫人看看吧。”

户部侍郎听闻,连忙叫人去取来昌平一带的黄册,在一顿翻找后,总算找到了大致的荒地数量。

他抱着黄册,对李汝华解释道:

“按照黄册、昌平阴山脚下的平原地有七十六万亩,其中官田三十二万、民田四十四万。”

“昌平一带的荒地,若是沿着燕山脚下的那些丘地都算在内,恐怕有百余万亩,适合放牧耕种的有七十多万亩左右。”

“这么多地、没人种?”李汝华皱眉质问,那户部侍郎也只能尴尬的笑道:

“黄册照常都是抄旧,具体的情况恐怕只有当地的卫所和官府才能知道。”

黄册抄旧、这事情已经不算是新鲜事了,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朝廷公信力下降,每三年统计天下田亩和户籍人口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了。

因此为了应付、朝廷派下去的胥吏,大多都是到了地方官府,将一些田亩抄旧作罢。

也就是说、李汝华手中的黄册,实际上反应不了昌平一带的真实土地情况。

至于土地耕种,由于明朝主要收取的就是田赋,导致种田实际上是存不了什么银子的。

加上燕山距离塞外太近,种地十亩不如前往京城打工半年。

纤夫、民夫、泥瓦匠等等都是能赚钱的门当,实在不行、便是帮人打个下手,一天也有十几文钱的收入。

虽然大部分百姓无法离开自己的户籍地,但只要使钱使得妥当,还是能换到路引。

“派人去看看吧,三日之内,必须将大致的田亩报上来。”

“下官现在就让人去办。”

李汝华皱着眉开口,而户部侍郎也明白,这个所谓的“大致”,实际上就是别差太多。

若是有人侵占了这些田亩,早早把田亩交出来,免得事情闹大,谁都不好收拾。

毕竟都是丘陵的荒田,一亩地产粮食也不如平地的三分之二,没有必要为了这些天掉脑袋。

大明皇帝管不了南方盘根交错的盐商、海商、士绅,但是眼皮子底下的臭虫还是能随意碾死的。

户部侍郎退下了,而李汝华看着他的背影,只能长叹一声,摇了摇头,十分无奈。

他有意改变眼下的局面,但病非一日所积。

强如张居正、也无法改变大明朝的局面,更何况他李汝华呢?

他执笔在拨田给御马监上面画了红圈,随后批注了一番,便叫人发去顺天府衙门。

想必顺天府衙门看到那些批注后,会告诉昌平官员怎么做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家兄朱由校》转载请注明来源:平凡文学pfwx.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家兄朱由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平凡文学只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说《家兄朱由校》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家兄朱由校》最新章节。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连载 527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插柳成荫 连载 90万字

蝉动
蝉动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江苏棹子 连载 613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一只小冻离 连载 118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靖难攻略
靖难攻略

洪武之治还未过去,南北之分还未平息。朱高煦瞧着站在自己对面不可逾越的朱元璋,又看了看他身后的那群人……威震西北的西宁侯宋晟,从南打到北的武定侯郭英,捕鱼儿海之役前锋的长兴侯耿炳文,剿灭月鲁帖木儿,翻越高黎贡山大杀四方的猛将瞿能,辽东三头怪的杨文、吴高、平安……还有远征屈裂连河的骠骑大将军俞通渊,都督何福,以及皮笑肉不笑,瞅着自己脖子在暗地里磨刀的朱允炆。嗯……朱高煦眉头一皱,想要退至老爹身后,然而

北城二千 历史 连载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大中四年,牛李党争彻底落幕,大中之治势头凶猛。河陇之地,异族争雄,成王败寇。齐鲁的王仙芝还在倒卖私盐,黄巢还在证明考进长安轻而易举。这一年,在那众人所遗忘的西陲之地,一支兵马抓住机会,异军突起。脱胡服,换汉冠,沙洲军民高呼大唐万岁。有人意气风发,挥师向东,眼底充斥希望。也有人心知未来,谋求自立自强。刘继隆:“非我不忠,乃唐不义”

北城二千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平凡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平凡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16 18: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