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点醒杨涟 (第1/2页)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加书签

《家兄朱由校》转载请注明来源:平凡文学pfwx.cc

“洗干净一点,都是你们自己要吃的东西,弄的越多,去了辽东就越不怕断粮。”

泰昌元年十一月初五、燕山脚下的一条小河旁,此刻这里正蹲着数万人在河道两旁。

他们身旁,有着一车车托运着秋收大米的粮食。

说来奇怪、此刻的他们正在清洗大米,而作为将领的戚金、秦邦屏则是跟在朱由检身后,一边吆喝人马,一边为朱由检解释道:

“大军出征、若是在行军途中,是不可能带直接收下来、剥了稻壳和麦壳的粮食。”

“远征的兵马,粮道拉长就容易被袭击。”

“因此要减小粮食的大小,所以军粮是有所不同的。”

戚金给朱由检介绍着,顺带举例道:

“一般来说、在城中驻守,吃软和的大米、小米是不出奇的。”

“但要是长途奔袭,或者说深入敌境,在旷野交战的话,粮食的体量要少,要能吃饱。”

戚金的话,朱由检理解的不难,说白了就是便携式的口粮,例如近现代的压缩饼干就是。

不过他很好奇,戚金会用什么办法制作能够压缩的口粮。

好在他的好奇没有几秒,就被戚金解答道:

“这军粮、在出征之前,需要取米一石、去壳洗干净,煮熟之后暴晒烘烤,晾干之后取出杂质,再蒸一道。”

“如此反复十次之后,便能获得两斗硬米。”

“这两斗米需要士兵背负行军,每次埋锅造饭,每人取硬米三钱,抛于沸水中,煮沸后便能得到一碗硬米。”

“这样的两斗军粮可以吃多久?”朱由检听懂了,说白了就是将米中的水份去除,多次反复后压缩米的重量。

但就算是这样,又能吃多久呢?

面对他的问题、戚金笑道:“加上二两军盐,一块醋布,这两斗米足够大军吃五十日。”

“军盐和粗布是什么?”听到两斗米能吃五十天,朱由检微微一愣。

两斗米换算过来,不过二十五斤罢了,等于每日出半斤米。

但联想到这二十五斤米,是用一石米晒干压缩而成的,朱由检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他小时候也见到过,一粒米若是煮熟在冷藏,那就会比原来的米更轻,但是口感更差。

如此反复十次、实际上米还是那么多,但只不过重量减轻了。

在朱由检反应过来的时候,这时旁边的秦邦屏笑着解释道:

“军盐需要取盐三斤,下水入锅煮沸,直至坚小不消的模样,大概就会有三个指甲盖那么大的块状,重量二两,每次做饭时用刀削去一丝便可。”

“醋布便是将粗布一尺浸泡入一斤醋中,暴干后,每次做饭时,剪下一寸,泡入水中,待粗布变色再捞起。”

“另外还会取桑甚、野果、或者其他东西,也是暴晒后泡水而食。”

“这些东西都不能少,若是少了一样,便会让士卒难以坚持。”

秦邦屏的话,从科学角度来看,说白了就是补充盐份和维生素罢了。

在古代、居然有人能想出这种办法,更是说明了古人并不比现代人蠢笨,甚至还有所超出。

后世人不过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看的更高更远罢了。

这么一想、朱由检也说道:

“日后御马监若是有机会能接收太仆寺,那必会叫每个士卒,都吃上肉脯。”

寻常士卒吃上肉脯是很难得,尤其是在行军中。

朱由检用大精力养羽林三卫和御马监,要的就是他们骁勇善战。

可若是连吃都吃不好,他们还怎么骁勇?怎么善战?

眼下御马监的草场、耕地不够,自然是养不起那么多足够大军吃的牛羊。

但是朱由检有信心,只要按照他的计划下去,牛羊只会越来越多。

他这么想着、随后和戚金他们翻身上马,向着燕山大营赶去。

马背上、朱由检问道:

“按照此地前往辽东,不知需要囤多少军粮才够?”

秦邦屏见这问题简单,也直接回答道:“从此地到沉阳一千二百里地,大军日行五十里的情况下,大概需要二十四日。”

“因此等家姐带白杆兵前来,一万一千人的情况下,应该需要一万一千斗军粮,醋布倒是不需要。”

“不过盐必须准备一万斤,另外最少弄两万斤干菜和三万斤醋。”

“军粮一万一千斗的话,大概需要用去壳米五千石左右。”

“好!”听到秦邦屏的话,朱由检对他们二人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家兄朱由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平凡文学只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说《家兄朱由校》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家兄朱由校》最新章节。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拉丁海十三郎 连载 777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柳绪琬 连载 32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系之狼 连载 216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陈氏刀客 连载 64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人到中年纸老虎 连载 117万字

靖难攻略
靖难攻略

洪武之治还未过去,南北之分还未平息。朱高煦瞧着站在自己对面不可逾越的朱元璋,又看了看他身后的那群人……威震西北的西宁侯宋晟,从南打到北的武定侯郭英,捕鱼儿海之役前锋的长兴侯耿炳文,剿灭月鲁帖木儿,翻越高黎贡山大杀四方的猛将瞿能,辽东三头怪的杨文、吴高、平安……还有远征屈裂连河的骠骑大将军俞通渊,都督何福,以及皮笑肉不笑,瞅着自己脖子在暗地里磨刀的朱允炆。嗯……朱高煦眉头一皱,想要退至老爹身后,然而

北城二千 历史 连载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大中四年,牛李党争彻底落幕,大中之治势头凶猛。河陇之地,异族争雄,成王败寇。齐鲁的王仙芝还在倒卖私盐,黄巢还在证明考进长安轻而易举。这一年,在那众人所遗忘的西陲之地,一支兵马抓住机会,异军突起。脱胡服,换汉冠,沙洲军民高呼大唐万岁。有人意气风发,挥师向东,眼底充斥希望。也有人心知未来,谋求自立自强。刘继隆:“非我不忠,乃唐不义”

北城二千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平凡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平凡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16 18: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