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刺杀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加书签

平凡文学【pfwx.cc】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六只煲汤铜鼎摆在地上。

六个少年站在铜鼎旁边,宝鼎处在位。

黑衣长歌慢慢走到宝鼎身边,微微俯身,低声说道:“剑在食案。”

剑在食案。宝鼎没有听明白。剑在食案底下?不可能,之前燕国的虎骑剑士检查过大堂里所有的东西,食案下面根本藏不住一把剑。难道藏在食案中间?这是唯一的可能了,但如此一来若想取剑,先就要断开食案。刺杀抢得就是时间,时机稍瞬即逝,稍一耽搁刺杀就会失败。

宝鼎冷笑,想到黑衣先前说过被刺对象身上有一把宝剑,由此推测黑衣可能根本就没打算给自己一把剑。

黑衣似乎看穿了宝鼎的心思,脸上难得挤出一丝笑意,“当你一脚踢开食案时,剑就在你的手边。”

宝鼎懒得和他啰嗦,反正黑衣需要的是一具黑冰武士的尸体,自己能不能杀死对方并不重要,所以多说无益,自己的生命还得靠自己争取,一把剑其实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谁?”宝鼎冷着脸,从嘴里吐出一个字。

“北坐。”黑衣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果如宝鼎所猜,黑衣要杀的人是燕国国相公子隆。或许是因为事先已经估猜到刺杀目标的原因,宝鼎此刻面无表情,神情没有任何变化,这份从容淡定的心态让黑衣暗自惊叹,真是天赋异禀,一个天生的刺客,可惜了。

宝鼎这时却想到了一件事。现在李牧铁了心要杀人,这个黑锅自己算是背定了,从此以后宝鼎这个名字将名扬天下、载入史册。想到后人翻阅史书,看到这个故事不知作何感想。当然了,能不能流传千古,还要看太史公司马迁的春秋笔法,假如司马迁把这个故事一笔带而过,估计自己连个名字都不会留下。还是刀笔吏厉害啊,任你活着的时候如何功成名就,只要刀笔吏大笔一挥,你的品评就此敲定,好坏都是他说了算,想翻身都难。宝鼎想到这里不禁露出一丝笑意,此趟重生虽然时日很短,但收获很大,竟然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不虚此行啊。

黑衣看到宝鼎此刻轻松写意,脸上还带着一抹浅笑,心里没来由地涌出一丝不祥之感。这种感觉今天已经有了两三次,每次都是因为宝鼎这副从容淡定的神态,这根本不像一个走近死亡的刺客,相反,倒更像一个运筹帷幄者,志得意满地看着敌人一个个地掉进自己的陷阱。这一刻他又想到了那个神鬼莫测的尉缭。难道到了这种时候,黑冰还有办法虎口夺食,从代北抢走太子丹?

黑衣做了个手势,六个少年弯腰抱起铜鼎。

宝鼎一马当先,大步走向北席。大堂内乐舞已经停止,各方的随从护卫始终保持沉默,只有六位位高权重的上官在高声说笑。

宝鼎虽然竭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但到了这一刻,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害怕、恐惧、阵阵寒意掠过全身,背心处更是冒出冷汗,手脚越来越僵硬,仿佛灌了铅一般,每迈出一步都要耗费很大力气。

宝鼎不知道自己现在的表情是怎样一副状态,但无疑可以把他内心的紧张和恐惧完全表露出来,所以他拼命低头,目光紧紧盯着手上的铜鼎。铜鼎的纹饰古朴华丽,其中还镶刻着金文。他忽然想到这东西如果放在前世就是一个价值连城的文物,如果自己能坐着时光机器返回前世,顺便带上几个这样铜鼎,一辈子吃喝不用愁了。

这种荒诞的想法对缓解他的紧张没有任何作用。距离北坐越近,公子隆的声音越是清晰,宝鼎就越是害怕,尤其公子隆那高亢爽朗的笑声犹如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宝鼎的心头,让他极度窒息,几乎要崩溃了,有一刻他甚至想丢下铜鼎,掉头就跑。

宝鼎意识到如果不设法稳定自己的情绪,他根本走不到公子隆的食案前,更不要说刺杀他了。他竭力去想其它的事,想前世的事,想父母小妹,想学姐和胖子,想自己在城市里艰难生存的点点滴滴。

这时,一张丑陋的嘴脸浮现在宝鼎的脑海里,这个人是他的第一个老板,吝啬刻薄,让他没日没夜的加班,一个月后,找了个无耻的理由开除了他,还扣下了他的押金,让他陷入身无分文的困境。前世宝鼎就在意淫里无数次砍死了他。接着,一个秃顶老头出现了,这个人吃公家饭,宝鼎为了推销产品,不得不请他**,但这个人贪婪到了极致,根本就没有满足的时候,尤其可恨的是,收了贿赂还不办事,最后把宝鼎搞得破产了。前世宝鼎破产后真的想杀他,好几次揣着菜刀要动手,但最后还是理智占胜了冲动,只能在意淫中将其凌迟车裂。

一个个千奇百态的人物,一幕幕辛酸的往事,一把把痛苦的泪水,终于点燃了宝鼎内心深处的愤怒,一股热血突然喷涌而出,跟着在四肢百骸轰然爆裂,盎然战意霎间充斥全身,凛例杀气更是如同咆哮的洪水,疯狂地冲击着宝鼎的神智。

宝鼎要疯狂了,但这几天的训练生了作用,他用尽全部的力气抵挡着咆哮杀气的冲击,他要把最后一丝神智保持到三步之后。

三步,宝鼎站在了北坐食案前。

公子恒高声介绍代北最有名的一道菜,祈夷汤。

大堂宽大,席与席之间间距也大,说话声音小了,听起来就废力。公子隆向左侧倾斜着身躯,笑呵呵地聆听公子恒的介绍。随着铜鼎的逐渐靠近,他的鼻端也闻到了祈夷汤的浓郁香味,目光随之被盛汤的铜鼎所吸引。

铜鼎下部火炉里的木炭还在燃烧,上部则水雾袅袅,这鼎汤的温度显然很高。抱鼎而来的仆役抓着鼎耳,缓缓走来,看上去有些吃力。这位年轻的仆役走到食案前站住了,他既没有放下铜鼎,也没有矮身跪下,这个异常的举动引起了公子隆的警觉,他下意识地抬头上望,一张赤红的脸,一双杀气腾腾的眸子霍然跃入他的眼帘。

公子隆吃了一惊,本能地做出反应,倾斜的身躯就要回收,放在食案上的右手也迅下移,准备握住剑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平凡文学】地址:pfwx.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秦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平凡文学只为原作者猛子的小说《大秦帝国风云录》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猛子并收藏《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风月 连载 94万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简介:殷莳的婚姻人人称羡——婆母是亲姑姑;丈夫是新科及第的探花郎:娘家富庶,夫家清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探花郎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小妾。岂不知,当初准备订亲时,探花......

袖侧 连载 42万字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陈莫白,仙门高三学子,正在努力复习准备考取大道院,本来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也就是筑基成功,直到他能穿越到另外一个修仙世界,然后,梦想就变了……

纯九莲宝灯 连载 807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米饭的米 连载 761万字

谁让他玩游戏王的!
谁让他玩游戏王的!

“游玄先生,有很多人都认为,决斗界如今环境愈发阴间,重坑自闭主流盛行,都是作为新一代决斗王的您带歪的风气。对这个说法您怎么看?”有记者在采访时问道。“毁谤啊!纯熟毁谤!”游玄对这种说法表示很愤怒。“凭什么说是我带歪的?”“决斗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名称被占用 连载 268万字

大宋帝国风云录
大宋帝国风云录

北宋末年,靖康之役,让原本孱弱的宋帝国雪上加霜,摇摇欲坠。李虎,一个穿越者的后代,横空出现在这个动荡不安充满变数的年代,试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改写这段宋帝国的耻辱史。从三人建军,到麾下千军万马;从一个众人欺凌的傀儡,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霸主。李虎,以超越时代的前瞻性,直面闪烁在北宋末年历史天空上的众星。岳飞,宗泽,李纲,金兀术,耶律大石,秦桧,这些在李虎父亲故事里流传的人物,悉数登上时

猛子 连载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

猛子 连载

战隋
战隋

大隋王朝为何骤然败亡?隋炀帝是不是昏君?山东义军为何蜂拥而起?张须陀为何不能力挽狂澜?李密崛起中原,在鼎盛之期,为何突然陨落?群雄争霸,最后胜出者,为何是李唐?一切秘密,尽在《战隋》。

猛子 连载

大隋帝国风云
大隋帝国风云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全国有户约890万,口约4600万。唐武德八年(公元626年),全国户数不足300万,其中黄河下游地区直到贞观中期户数(以河北、河南和山东三地郡县为准)还不到70万,约为隋大业初年此三地所统计户数470万的七分之一。自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人王薄聚众起义高举反隋大旗开始,到武德末年李唐大军平息中土战乱为止,十五年间,中土大约有600万户3000万人死于战乱,而

猛子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平凡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平凡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01 12:39:50